特色活动 NEWS DETAIL 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教学管理 -> 特色活动
推广普通话 喜迎二十大——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
信息来源: 本站讯  发布时间:2022-09-14 10:16:17

推广普通话    喜迎二十大


——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

微信图片_20220914100754.png

        语言是一个民族的声音,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。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,更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。推广普通话,对于消除语言隔阂、增进人际沟通、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       经国务院批准,自1998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。2022年9月12日至18日为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,今年活动主题为“推广普通话,喜迎二十大”

Q1.什么是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? 

      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》规定,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第19条规定:“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。”学习和推广普通话是我国每个公民的义务。

Q2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》是何时公布的?

      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》 2000年10月31日,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,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。

Q3.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: 

        国家推广普通话,推行规范汉字。

Q4.推广普通话工作的12字方针是?

        大力推行,积极普及,逐步提高。

Q5.什么是普通话?

       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,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,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,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。

Q6.什么是规范汉字?

       规范汉字是指符合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的汉字。规范汉字对于现代汉语来说,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字两部分。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经国务院或国家主管部门批准,以字表等形式正式颁布的现代规范汉字。未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历史流传下来的,沿用至今,未经过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传承字,如人、山、川、日、水、火等字。

Q7.为什么要全国推广普通话?

        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,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,促进社会交往,对社会主义经济、政治、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;推广普及普通话,能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,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,有利于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,增强凝聚力;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,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;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《汉语拼音方案》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。

 

    Q8.推广普通话的阶段目标是什么?


        2010 年以前,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,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,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,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;本世纪中叶以前,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,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。经过未来四、五十年的不懈努力,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大幅度提高,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的经济、政治、文化发展需要,形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。

Q9.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冲突吗? 

       方言是地方文化的一部分,而普通话的普适性与易懂性可以作为大众学习地方方言的一个桥梁。有些比较难懂的方言需要普通话的辅助才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。推广普通话,带动方言发展,对个人、社会、国家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
        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,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,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,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。

      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,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,并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。


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?

1.积极学习使用普通话。在生活中,家长与孩子之间、家长与家长之间、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都使用普通话,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。

2.正确地使用规范汉字。在各种场合使用文明语,不说粗话脏话,对不规范的语言、文字行为要予以指正。

3.把说普通话和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与健康、弘扬民族精神结合起来,使学普通话、说普通话成为一种维护民族荣誉、崇尚祖国汉语言文化的行为。

4.增强“推普”意识,创设传统文化氛围,在学校、家庭和社会中,人人争做推普、弘扬传统的使者,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化规范氛围,起到积极的示范、监督作用。